如何看待玻纖需求的成長性?
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,種類繁多,應用廣泛。玻纖下游需求包括建筑建材、交通運輸(汽車等)、工業設備、電子(PCB)和風電等,占比34%、27%、15%、16%、8%。玻纖相比于鋼鐵、鋁等金屬材料,具有輕質、高強等優勢,相比于碳纖維具有高性價比、高比模量等優勢。
玻纖作為一種替代性的材料,產品創新和新應用發現不斷,生命周期仍處在持續成長階段,產銷量保持高于GDP的增速持續增長。

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帶來長期成長性。技術進步體現為高附加值延伸和單線規模擴大,并進一步帶來營收水平提升和成本下降。
技術持續進步:具備高強、高模、低介電、耐高溫、絕緣及耐腐蝕等特殊性能的功能性玻纖正突破技術瓶頸,應用領域將得到進一步拓寬,新型汽車、新能源(風電)、造船、飛機、高速鐵路與公路、防腐、環保等領域,將成為玻纖工業的新增長點,特別是熱塑紗和風電紗。例如,巨石E9玻纖于2020年8月上市,全玻纖葉片的極限長度有望由85米左右提高至90~100米,將進一步替代碳纖維等材料,滿足風電大型化、海洋化應用場景需求。
成本持續下降:核心在于單線規模、工藝技術提升,表現在池窯大型和智能化,大漏板加工、新型玻璃配方、高質量浸潤劑、廢絲回用。
預計未來幾年全球玻纖產量增速仍將高于GDP增速(根據歷史數據,玻纖產量增速/GDP增速=2.7),看好汽車、電子、風電、美國地產等領域的需求。
1、汽車行業持續復蘇,新材料滲透率有望提升:汽車環保節能政策趨嚴下,新能源和輕量化成為汽車減排、節能降耗的重要路徑,二者均帶來玻纖應用領域和滲透率的顯著提升。同時,汽車行業處在復蘇的過程中,將帶動涉及玻纖的采購訂單增加。
2、PCB產業快速發展帶來市場機遇,且近年來數據中心和5G設備對上游電子紗(布)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3、風電高景氣周期預計可延續:2021年陸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,未來風電需求的增長主要依賴于度電成本的下降,風電向大容量、長葉片、高塔架發展。據中國巨石2020年報的數據,目前1吉瓦風電葉片約需1萬噸玻纖用量。隨著風機機型容量越來越大,風機葉片朝著大型化趨勢演變,每兆瓦風電葉片所需玻纖用量增加,長期利好風電用玻纖產品需求。
4、國內外地產共振帶來補庫預期:玻纖增強建材高強低重多用途,國外應用較多而國內市占率低,市場前景巨大。